了解最新公司動態(tài)及行業(yè)資訊
正在全球各大媒體大談能源價格高企導致歐洲能源危機時,歐洲能源價格卻突然探底。10月24日,荷蘭天然氣交易中心(TTF)即月期貨收盤價跌破100歐元/兆瓦時,回落至今年6月中上旬的價格水平,甚至低于俄烏沖突暴發(fā)時的期貨價格。現(xiàn)貨價格更是跌至負值,當日歐洲部分天然氣現(xiàn)貨價格下行至-15.78歐元/兆瓦時,為有史以來的最低價格。一夜之間,似乎驅動歐洲能源危機的最主要因素消失。不過,筆者認為,從本次天然氣價格探底的成因看,歐洲能源危機尚難言結束。
從歐洲氣價的波動情況看,歐洲從8月開始的天然氣價格高漲,其原因是歐洲國家為保證冬季用能安全,不計代價地在全球鎖定天然氣氣源,不問價格,照單全收,此舉自然導致氣價上漲。同時,歐洲各大氣庫加緊儲氣,截至10月24日,歐盟天然氣儲氣率已達93.61%,德國的儲氣率為97.53%,丹麥為99.85%,整體接近滿負荷。這樣,歐洲國家無法再儲存此前購買的天然氣,船運的液化天然氣(LNG)無法卸貨,現(xiàn)貨交易幾乎無法進行,自然導致現(xiàn)貨價格暴跌,甚至出現(xiàn)“負值”。
然而,歐洲能源危機的重點實際上在需求端,在用氣單位。從目前的天氣情況和天然氣供應情況看,在已經限制了部分天然氣需求,且供熱早已開始的情況下,今年冬季歐洲出現(xiàn)天然氣供應嚴重短缺的可能性極低。但是,發(fā)電、供熱、化工這樣的主力用氣單位,目前消化的仍然是此前購買的高價氣。這些用氣單位的能源成本仍然較往年高得多,暫時無助于解決目前用氣用能價格高企的問題。比如,對歐洲化工行業(yè)來說,即使冬季天然氣價格持續(xù)低迷,但企業(yè)的用能成本在冬季仍然不會下降,其對企業(yè)競爭力影響仍然巨大。
此外,目前的歐洲天然氣使用經不起任何“風吹草動”,顯然難言危機結束。今冬的歐洲用氣安全是建立在各國將用氣需求降低15%上的,且前提是“天公作美”,即不出現(xiàn)大規(guī)模的寒潮。目前來看,除俄羅斯外,歐洲國家11月出現(xiàn)寒潮的可能性極低,但12月到次年3月供暖季的情況仍難以預測,在這期間,歐洲國家其他用氣單位仍然需要控制用氣量,歐洲也需要不斷補充天然氣庫存。對于歐洲化工行業(yè)來說,許多以天然氣為原料的產線仍然不能很快恢復。筆者認為,歐洲能源危機仍然需要等待排除俄羅斯的新供應鏈建成才能結束。
24小時熱線:
13951428565